《柳舟記》:“柳舟”雖好,載不動,多少敷衍了事
◎北大獾
網(wǎng)絡文學及其影視改編,不僅擁有龐大的市場,而且成為文學研究中蔚為大觀的一支,被看作有別于主流文學的重要力量,可惜我一直未得其門而入。近來閑看電視劇《柳舟記》,若有所思,不妨趁便記錄一點由此及彼的感受。
令人牽腸掛肚的“催眠夫婦”
《柳舟記》講的是淮陽王崔行舟(張晚意 飾)多年和以陸文為首的仰山反抗組織對峙,雖是對手,卻也惺惺相惜。一日在山谷中發(fā)現(xiàn)了被挑斷手筋、命懸一線的陸文愛妾柳眠棠(王楚然 飾)。柳眠棠重傷失憶,只記得自己未成婚的丈夫叫崔九,而崔行舟恰恰排行第九,于是柳眠棠誤以為他就是自己的丈夫。崔行舟順水推舟,便假扮起她的丈夫,試圖引誘陸文出山,以便將其一網(wǎng)打盡。不想相處多日,柳眠棠的溫柔體貼、獨立不倚、一心一意,卻撥動了崔行舟的心弦,使其情根深種。另一邊,柳眠棠卻逐漸恢復記憶,陸文其實是柳眠棠的化名。她一邊向殘害自己的舊日同僚復仇,一邊在憤恨中遠離了崔行舟。不難揣想,此后自然是崔行舟無賴追妻,二人終成眷屬的段落。而《柳舟記》不限于此,又在最后加入了政治陰謀的戲份,二人同心,力挽狂瀾,終于攜手同舟,回歸故里。
這部劇的別致之處,自然是崔柳二人陰差陽錯下的極限拉扯。男女主角張晚意和王楚然本就俊俏出挑,更兼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情境之中,并配以服化道與臺詞的雅致考究,使得如我一般偶然進入的觀眾也能迅速被吸引,為“催眠(崔眠)夫婦”的愛情牽腸掛肚。
因為并非同步追劇,我甚至在只看到十幾集的時候,就已經(jīng)迫不及待,每日睡前窩在被子里,跳著追看最新情節(jié),想知道二人何時才能破鏡重圓。直到第三十六集二人大婚,才終于放下心來,真是操碎了心。
狗尾續(xù)貂的權(quán)謀場面
如果劇集就此結(jié)束,也許可以較久地給人回味。可惜,偏偏還有最后四集。這四集的致命之處,不僅在于狗尾續(xù)貂,更在于將此前劇集中那些本來就缺乏感染力與合理性,觀眾不過因為牽掛愛情走向才勉強接受的情節(jié),提到了正面敘述的地位。面對如同兒戲的權(quán)謀場面,即便“催眠夫婦”的甜度再高,觀眾也難以被其催眠下去。
在愛情敘事以外,《柳舟記》著意表現(xiàn)的還有兩方面內(nèi)容:一是女性自立、兩性平等的價值觀;二是包括多場戰(zhàn)役和最終陰謀在內(nèi)的斗爭。前者和劇情主線更貼合,而且古代的時間背景也提供了表現(xiàn)的便利。比如,如果女性在當前的都市題材影視劇里倡導一夫一妻制,就缺乏感染力,而在古代,尤其是王侯之家,其抗爭就具有斗爭性。抑或是如果今時今日有某公司提出高層中不能有女性存在,自然要觸犯眾怒,而在古代,提出女性也能經(jīng)商的訴求,就體現(xiàn)出打破陳規(guī)的強力。因此,盡管情節(jié)設置并無巧思,也差強人意地實現(xiàn)了價值觀的傳遞。
然而,劇集對于后者,即古代權(quán)謀斗爭的表現(xiàn),其草率幼稚的程度卻讓人無法視而不見?;仡櫞扌兄鄣膸讏鰟僬蹋簾o論是借助麻藥迷翻敵軍的戰(zhàn)馬,還是連續(xù)幾日示弱麻痹對手以后的突襲,都是較為幼稚的手段。結(jié)尾更是毫無必要地以身犯險,而沒有被綏王殺掉,完全是劇情安排的需要。夫婦二人最后一場闖出監(jiān)獄的動作戲,更像是將“刻意迎合”四個字直接寫在了屏幕上。
除了最初的設定帶來十足的新鮮感,《柳舟記》在整體上缺乏想象力,人物設定也較為扁平。在男女主角以外,張弛飾演的趙泉,其靈動魅力來自演員自身。劉令姿飾演的賀珍,就已經(jīng)給人單調(diào)之感。更別提常華森飾演的皇帝,永遠帶著濕潤的眼睛,一說及柳眠棠就要表情失控。這其實不是演員的問題,而是劇情本身的蒼白所致。只不過這種蒼白,一則掩藏在男女主角的個人魅力當中,二則也掩藏在從容不迫的敘述節(jié)奏里,最初才不顯得十分突兀。
然而,面對沒完沒了地宣讀圣旨,以及王侯將相氣勢十足卻始終說著家長里短,觀眾的不滿逐漸累積起來。直到劇終,我已經(jīng)忍不住想要追問:這樣“過家家”般的權(quán)謀戲,真的有人要看嗎?把講話的節(jié)奏盡量放慢,再加一點文言色彩,幼稚的情節(jié)就能夠顯得成熟嗎?
當劇集最初的設定逐漸失去推動敘事的力量,這個幻夢的世界已經(jīng)左支右絀,以至于在最后幾集,男女主角的表演都因失去方向而做作起來。劇集刻意強調(diào)的價值觀也已蕩然無存:崔行舟那專寵小妾的姐夫貪贓枉法,崔柳二人卻教姐姐逞主母的威風,對小妾動刑以考驗姐夫的反應。古代權(quán)謀之術(shù)和現(xiàn)代價值觀的格格不入在此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“精心計算”的編劇策略
作為網(wǎng)絡文學的改編,《柳舟記》的動人之處在于編劇。作為完整的藝術(shù)作品,《柳舟記》的拙劣之處也在于編劇。對此,制作方不會意識不到。如今的遺憾,恐怕也是“精心計算”后的結(jié)果。修改劇本,耗時太長,沒有必要。只要做工不差,設定動人,就能引人“入坑”。集數(shù)越多,收益越多,即便最后已經(jīng)蒼白無力,反正觀眾已入彀中,剩下的只需訴諸觀眾的耐心罷了。
這種明顯的制作色彩,和別出心裁的設定一樣,都是網(wǎng)絡文學的特質(zhì)。對于白紙黑字的網(wǎng)文,觀眾自然可以不求甚解,跳躍開去直奔誘人的設定。可是換成電視劇,情節(jié)的敷衍就顯得難以屏蔽。觀眾固然需要新鮮感,可是也未必愿意為了新鮮感,就接受制作方強買強賣地捆綁銷售?;蛟S,制作方太精明,終使得《柳舟記》成為難以吸引觀眾重溫的快消品。不過也許這種結(jié)果,本身也在其計算之中。倒是曾經(jīng)被“催眠夫婦”打動的觀眾如我,顯得一廂情愿了。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